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我们都是不可以轻易的小看一个人的,可能在你身边就有一个不起眼的人明天就会做出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出来,人都是不可貌相的。下面祥安阁就为你介绍有关草根界的神奇发明的相关文章。
Hello,大家好欢迎收看第一期的奇闻趣事,奇闻趣事盘点一周有趣的新闻、故事。好的,来看看我们第一期为大家准备的趣事吧。
外国人一向非常发明创造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同时,他们也会看看其他国家的各种创造。这一组图就是外国人搜集的中国民间发明。
中国民间的智慧是无穷尽的,据介绍,2011年中国颁发的发明专利数量达21万个,与前一年相比增长25%,都说自古高手在民间,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见识一下来自中国民间的6项创意发明!
人不可貌相!草根界的神奇发明
1.下岗工人投入300万自制多岗位潜艇
图为湖南的一位名为何亮(音译)的农民发明了电动行李箱,时速为20公里每小时,能携带两个人。
38岁的张五一,曾是武汉一家纺织机械厂的工人。下岗后的张五一对制造民用潜艇产生了兴趣,就租借原来上班的厂房开始潜艇的研制。数年来,他掏出全部家底,并四处借钱,前后投入300万元用以
制造潜艇。
原为纺织机械厂工人的张五一下岗后,投入300万元用以制造潜艇,他制造的潜艇价格低廉多用于海底捕捞和闸门清淤。
在卖出第一艘潜艇后,咨询电话接踵而至。截至2012年3月,张五一签了3份订单,客户分别来自大连、蓬莱、龙口,每艘潜艇售价20万元左右。张五一制造的潜艇具备多种功能,艇身前安装了机械臂,可以进行海底捕捞。
2.10年时间打造电动载人行李箱
北京通州区,“农民发明家”吴玉禄接受采访,展示他设计的“机器人”。吴玉禄还给“机器人”加了个轱辘,这样,体形笨重的机器人就能应付各种路况了。
这架由摩托车、PPC材料、三合板、木工板等材料组合成的古怪飞行物出自济南农民张学林之手,是张学林利用工作之余,历时近一年的时间打造而成的。
发明人贺亮整整花了10年时间改造他的电动载人行李箱,这个小小行李箱自带发动机,最高时速可达12英里,每次充满电可行驶30-40英里的路程。
2012年11月29日,张学林拉着这架总长3.4米,重470多斤的飞机准备试飞。张学林是个农民,他早年辍学,这架自制山寨飞机成本是2000元。
(也可以说是长的象行李箱的电动车)
图为在广东中山,66岁老农民李先生展示他设计和创造的水陆两栖车,其独自一人在歧江中驾驶。
【农民开机器人研究所】
3.水上自行车
2003年9月3日在北京郊区,中国农民吴玉禄正坐在他设计的机器人老吴旁边。吴玉禄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十几年前,就开始痴迷于机器人设计,先后做了26个机器人。
这辆自行车由贵州镇宁的刘万用打造,他把自行车安装在两根大型塑胶管道上,据说这样可以在水上行动自如。
来自湖北的谭勇花5个月时间制造出了名为喜洋洋号的潜水艇。他已经在他老家附近的湖里下潜到水下30米。
这些机器人还被邀请到上海参加了世博会。现如今老吴修成正果。成立了一个机器人研究所,培养年轻人做机器人了。
(拐弯真的很方便吗?)
2012年12月12日,由中国发明家刘启元发明的被命名为诺亚方舟的球形吊舱漂浮在河北香河河面上做实验。他研发的诺亚方舟救生舱,分里外两层,中间是防水防火棉,外层是纤维树脂,宣称能防水、防火、防寒、防辐射。
4.末日的诺亚方舟
一位黑龙家漠河的小伙子在拖拉机后面装了12个扫把用来扫街。图为这辆道路清扫车,在公路上作业。
内部有发动机,可储存两吨粮食和一吨饮用水,
约可坐14人。刘启元表示灵感来自好莱乌电影《2012》,目前已建了七座救生舱,正在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中,并希望将来能够量产,用于实际救援。
发明者杨宗福受电影《2012》的启发,发明了这台中国版的《诺亚方舟》,整个诺亚方舟外表看上去就是一个直径4米的不锈钢大圆球,据说,方舟内部的救生舱可以耐1700℃高温、承受350吨撞击力、可以在水面上航行,甚至隔离核辐射和宇宙射线。
2010年6月16日,武汉小伙子雷志前用退休工程李卫国改装的这辆水陆两用自行车横渡了汉江。李卫国说,这辆车经过了3次改进。2008年第一次试制,用PVC管做浮筒,但因算错了浮力,车到水里就沉了。
5.“世界第一的交通工具”独轮车
来自贵州的农民刘万永做了一个简易水上自行车,它的材料就是简单利用了塑料管做支撑。
后来,他花费2万多元作了改进,并让独生女儿和学生充当试航员,在东湖、长江里进行了试验。现在的车型已解决了转向不灵活、重心不稳以及车身过重等问题。
这台车由陕西泾阳县农民李永利发明,整车直径2.08米,轮内一条滚动槽连接着内轮,内轮也是驾驶舱,只要保持身体平衡,就可以自如地乘骑这种独轮车了。
他说:这种车只要会骑自行车的都可以骑,而且成本低至600元,适合小城市居民做家用水上交通工具。
为什么没普及!!
图为一位农民和一位前海军成员花了$6450美元(约4、5万人民币)创造的一辆坦克车。
6.机器人老爹
这项发明同样也是自来北京的一位普通的农民,机器人老爹系列可以实现翻跟头、拉车爬墙点烟斗、敲锣打鼓拉二胡、写字倒茶等等。
图为由刘福隆制造的全木质电动汽车,虽然看起来不怎么样,但是它的时速可达20英里。
(如果把外形做成美女,估计很快就能普及开!!)
图为安徽阜阳的陶相礼用废品打造了一款可遥控的机器人,他之前也造过一个潜水艇。
图为雷志前骑着自行改造的水上自行车在汉江水面上穿梭。雷志前说,这种水上自行车的造价其实非常低。
图为湖北省武汉市当地的农民舒满生,此刻正在他家的院子里试乘他的自制飞行器。
图为来自沈阳的田胜颖(音译),他是一个55岁的铁匠。此刻他正在调整自制的直升机。
杨宗福创造出这个重达6吨,可以保护躲在里面的人不受外界温度、水及冲击力影响的大圆球。名字为“诺亚方舟”并且测试成功。
孙继发因为30年前一场捕鱼爆炸事故失去了他的双臂。因为家庭的贫困让他无力承担高昂的义肢费用,于是他花了两年时间指导他的两个侄子用废旧金属制造出了这副义肢。对于这些中国的民间发明,外国人他们非常惊讶,中国高手的确就在民间。